编辑:本站编辑 来源:本站原创 时间:2019-09-29 浏览次数:
台岳天台游记
齐周华/文
自幼即闻天壤间有五岳,吾浙有台、宕,未知五岳何以异于台、宕,台、宕何以异于五岳也。幸生台岭[1],如在层城,枕不死之福庭[2],秘轻身之妙诀[3],觉济胜有具[4],卒境践无人,遐讨冥搜,陟降信宿,与诸山灵契好有年[5]。第[6]皆零星而游,未尝一以贯之也。兹特多备游资,不邀侣伴,不限程期,携筇蹑屩[7],计止月余,而全山之性情面目尽得其微,因与诸山灵叙夙昔、谈颠末焉[8]。“台岳” 之名,始于晋孙兴公之赋,曰:“嗟台岳之所奇挺。”继见重于唐陆鲁望之诗,曰:“为论台岳未封公。”[9]至品题甲乙,莫确于明山阴王季重[10]。琼台、石梁,季重所拔以冠奇秀之军者也。而予从邑中出游,则自赤城始。
【注释】
[1]台岭:与下文“台岳”均指天台。
[2]层城、福庭:见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注。
[3]秘:保守秘密。轻身:使身体轻盈。
[4]济胜有具:能攀越胜境的依据,指有好身体。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栖逸》:“许询好游山水,而体便登垑, 时人云:‘许非徒有胜情,实有济胜之具。’”
[5]山灵:山神。契好:交好。“与诸”句谓与台岳诸山神已神交多年。
[6]第:只。
[7]携筇(qióng)蹑屩(juē):带上手杖,穿上草鞋。筇:四川邛州所产竹杖,泛指手杖。屩:鞋子。
[8]叙夙昔:叙旧。颠末:本末。
[9]陆鲁望:晚唐文学家陆龟蒙,字鲁望,其诗《和袭美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》云:“若恋吾君先拜疏,为论台岳未封公。”意为你如果还忠诚皇帝,就应该先上奏章,禀明去天台是为了论理天台山所受祭祀,为何不如五岳受到三公级别的祭祀。陆龟蒙的思想来自于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中的“不列于五岳, 阙载于常典者,岂不以所立冥奥,其路幽迥”。
[10]王季重:明末文学家王思任, 字季重,其《天台山记》末尾以外史氏口吻曰:“略用放榜例,品题甲乙。”对天台山著名景点进行评论,认为天台山诸景以琼台双阙为第一,石梁飞瀑第二,明岩第三,国清寺第四,桃源第五,万年寺第六,断桥落涧第七,赤城山第八,寒岩第九,瀑水人家第十,华顶第十一,高明寺幽溪第十二,桐柏宫第十三,天封寺第十四,神仙赶石第十五。
赤城,方居乾位[1],色起离光[2],舒丹气而为霞,干青云而直上, 望之如雉堞[3],因得城名。麓有一洞,深广数十丈,疑即玉京洞[4]。《仙史》载:汉茅司命[5]所掌,为第六洞天。屋因穴结[6],水洒岩唇, 桧柏松篁,交相辉映。洞中貌大弥勒一尊,开口笑人不止。洞后岩滴石髓,云“净尘水”。左上一小洞,貌五百大神,云即齐田横[7]也。旧志载:祀韦卿山神[8],又云夏帝之子[9],今则非矣。旁小室二楹, 曰“立雪处”。槛临丹池,窗开绿杪,清洁可爱。廊有杨文骢[10]《赤城赋碑》,系陈寒山[11]笔。洞上有“赤城栖霞”四大字,甚苍健。出从岩坡,曲折而上,曰十八盘。盘尽则上岩洞,即晋僧昙猷所建中岩寺也[12]。明季僧摄庵灵睿[13]有“不与众山同一色,敢于平地拔千寻” 一联,语最真切。北有金钱池,穿剑岩,岩缝中空彻底,望之令人股栗[14]。西有息游栏,可结精舍。稍上,岩坡有洗肠井[15],井下多产韭叶,相传昙猷肠中涤出,至今井水流灌处韭叶生。余欲觅一本不可得,亦异事也。绝顶有七级浮图,梁岳阳王妃所建[16],内藏舍利[17] 二十八颗。旁有飞霞寺故址。址下有白蛇洞,《赤城录》言:白蟒啖[18]升仙道士,白骨成堆,即此。草木茂盛,狐兔为家,至今每岁雷常击塔,疑逐妖也。寺旁三小洞,非梯不上,云道人洞,又云魏夫人[19]炼丹处,世共称为玉京洞。谓岩有“玉京”字,予尝读书其上,谛视[20]无所见,乃俗辈谬指以夸游人。若以意逆志[21],则红纹赤裂无之,非玉京也。西折而下,有释签洞[22],系僧湛然演天台教处,亦幽荫可人;灶间有“释签”二古篆,近为函辉上人[23]栖息。至结集洞,则不知所在矣。南望城邑,形似琵琶,溪流若带,榜山如屏,心目俱赏。夫赤城虽极挺拔,而才气太露,烟火未除,宜季重有所不满。予窃有补景之想,思遣五丁力士[24],佐以秦皇驱山金铎[25], 移大山障其前,凿国清之水绕其足,岸旁植以桃柳松竹,曲径穿林,斜桥卧涧,层峦夹澄泓而对耸,使游人面目染紫拖青,荡舟岩下,仰面看山色,回身入洞天,是为快也。
【注释】
[ 1]乾位:“乾”为六十四卦之首,位于西北。赤城山位于天台西北,是天台山的南门,因此说赤城山方居乾位。
[2]离光:“离”为《周易》六十四卦中第三十卦。离:同“罹”,遭受的意思。离光,就是遭受日光的照射,所以又用作日光的意思。
[3]雉堞(zhìdié):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,也泛指城墙。
[4]玉京洞:误,实为紫云洞,现为尼姑庵。
[5]汉茅司命:即茅盈,道教奉为司命真君,管辖赤城山。
[6]屋因穴结:屋子根据洞穴结构而建成。
[7]田横:秦末齐贵族,自立为齐王,汉朝建立,率部属五百人逃亡海岛。高祖召之,田横不愿臣服,在途中自杀,部属闻之集体自杀。
[8 ]韦卿山神: 韦卿山位于江西乐安县。据南朝梁释慧皎《高僧传·支昙兰传》,晋太元中僧人支昙兰居于赤城山,数日后有赤城山神将山相赠,自己则迁往舅父韦卿山神处。后来其舅父亦来赤城山,受支昙兰之戒。这是佛教徒为宣扬佛法而造出道教鬼神崇拜屈服于佛教的故事。
[9]夏帝之子:据《高僧传·竺昙猷传》,山神夏帝之子将居住二千余年的赤城山赠与竺昙猷,而自己投奔其舅父韩石山神。这几句是说过去这里祭祀的是韦卿山神、夏帝之子,而现在祭祀的则是田横五百将士,这些人在石洞中是以佛教中五百罗汉的形象出现的。
[10]杨文骢:字龙友,贵州人,晚明画家。
[11]陈寒山:陈函辉号小寒山子,原名炜,字木叔, 别号寒椒道人,浙江临海人。崇祯七年进士,补靖江县令。明亡后从事反清事业,事败,自缢而死。善草书,敏于诗,与徐霞客交好,曾为其作墓志铭。
[12] 中岩寺:此处上岩洞应为玉京洞。中岩寺初建于紫云洞,后以赤蚁之患而徙居平地,即今“赤城栖霞”石坊处。
[13]灵睿摄庵:清代僧人灵睿,字摄庵,修大悲忏。有老僧,自称是慈云忏主,送其古木香炉,忽然不知去向。从此,灵睿心地发明,如有神助。见《高僧传四集》。
[14]股栗:大腿战栗。
[15]洗肠井: 相传昙猷谒见石桥罗汉,罗汉嫌他有韭气,昙猷归而剖腹洗肠,旁有“晒肠岩”。
[16]南朝梁大同四年(538)岳阳王萧为其妃子所建,初建时原有三塔, 后多次重建。
[17]舍利:即舍利子,梵语arīra的音译,佛陀涅槃火化结晶体。
[18]啖(dàn):吃。
[19]魏夫人:据唐颜真卿《晋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南岳魏夫人坛碑铭》,魏夫人名华存,字贤安,任城人,西晋末司徒剧阳文康公舒之女。曾被授玉札金文,位为紫虚元君,领上真司命南岳夫人,比秩仙公,使治天台大霍山洞台之中。
[20]谛视:仔细听。
[21]以意逆志:以读者之意迎合作者之心,出自《孟子》。
[22]释签洞:在今悟月楼旁,篆字为唐国清寺主持清观所书。
[23]函辉上人:陈函辉。
[24]五丁力士: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。在蜀开明王朝时,负担劳役的劳动人民被称为五丁或五丁力士。后来传说为五个力士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引汉扬雄《蜀王本纪》:“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,能献山, 秦王(秦惠文王)献美女与蜀王,蜀王遣五丁迎女。见一大蛇入山穴中,五丁并引蛇,山崩,秦五女皆上山,化为石。”一说“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,作五石牛,以金置尾下,言能屎金,蜀王负力。令五丁引之成道。”见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沔水》。
[25]金铎:即铎。古乐器名“四金”之一,用于军中。
齐周华
齐周华 (1698—1767),字漆若,号巨山,又自号孤独跛仙。县城龙门坦人。少年时即能诗文,胆识高壮,议论宏深。
清雍正八年(1730) 十二月,朝廷令将石门( 今浙江桐乡县) 已故学者吕留良剉尸、其子吕葆中斩决,彻底焚毁吕留良的遗著。齐周华为此独抒己见,撰《救晚村( 留良) 先生悖逆凶悍疏》,赞吕留良的著作“能阐发圣贤精蕴,尊为理学者有之”;并指出朝廷对此案处置不妥。此疏被县、省阻挠。周华不服, 徒步上京,投疏词于刑部。刑部将疏退给浙江抚台处理。抚台便拘周华至杭,囚于狱中。周华在狱中几经拷打,受尽酷刑,始终坚持自己看法。有人劝他只要认疯,即可免难,他却“坚不认疾”。在狱中著文作诗,编成《风波集》。
乾隆元年(1736),大赦天下,周华得赦出狱。遂弃儒巾,作道家装,扶筇裹粮,漫游五岳名山,自此浪迹山水三十年。三十二年十月,浙江巡抚熊学鹏至天台查仓。周华将所著《名山藏初集》,请熊作序,并交《为吕留良事独抒意见奏稿》一本。于是旧案复发, 周华及其家属被押至杭。
同年十一月,周华被凌迟处死,所著书籍, 均追版烧毁。民国期间,浙人将齐周华与黄宗羲、吕留良、杭世骏合称“四贤”,于杭州里西湖建“四贤祠”祭祀。齐周华早年刻制的《名山藏副本》被发现后重印。
(转载请注明出处:神秀天台微信公众号)